看似嚮往,其實迷惘,你真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嗎?
我們常在聽到別人分享自己的生活時,產生羨慕的情緒,心裡想著:「我也好想要!」 但這份「想要」,是真的嗎?
我們常在聽到別人分享自己的生活時,產生羨慕的情緒,心裡想著:「我也好想要!」但這份「想要」,是真的嗎?

文章授權:名日文化/文 / 社工師走跳日誌


我們常在聽到別人分享自己的生活時,產生羨慕的情緒,心裡想著:「我也好想要!」

 但這份「想要」,是真的嗎?

A 朋友說他每個月都會固定與朋友聚會,線上聊聊、關心彼此的近況,這個約定已經持續了一年。

B 朋友說他去遊學,一年內要去六個國家,每個國家待兩個月時間。

C 朋友說他今年的目標是每天固定運動,並挑戰完成台北大縱走的路線。

聽到這些故事時,第一個反應常常是:

  • 真好,可以有一群朋友相伴。

  • 真好,可以四處遊學,到不同國家旅行,認識很多新朋友。

  • 真好,可以完成挑戰,維持身體健康。

我們會說:「我也好想要!」

但,我真的想要嗎?

我喜歡那種長期固定聯繫的相處模式嗎?還是久久見一次就好?
 我能接受在不同國家中移動的奔波與不斷適應陌生環境嗎?
 我對完成台北大縱走真的有興趣嗎?

還是,其實我只是以為我想要?

 我只是覺得「我有了,就會很開心」,或者,我只是想和別人一樣,尋求認同與歸屬?

我們在說「想要」的時候,有了解背後全面的資訊嗎?
 有做好準備去承擔付出嗎?還是只是「想」,卻沒有真的「要」?

其實,生活如此,求職也是如此。

我們會說:

  • 想要錢多事少離家近;

  • 想要遠距工作的自由;

  • 想要年終十個月以上……

但也必須接受,這些條件背後的高標準要求與對應的努力付出。

所以,真的想要嗎?你想清楚了嗎?

文章作者

社工師走跳日誌

生涯發展諮詢/職涯諮詢/情感教育/愛情牌卡諮詢/講座或工作坊辦理/團隊活動設計及帶領
【專業認證】 社會工作師。 AAEE 亞洲體驗教育學會正引導員。 CDA 國際生涯發展諮詢師。 CCAP 職涯錨定量表解測師。 Yes就業力職涯諮詢師認證。 人生設計卡/愛情設計卡 專業執行師。 累積帶課場次至少200+場,帶領時數至少5000+小時。

訂閱名日文化

第一個了解所有最新消息、療癒活動資訊與趨勢的人。

充滿變數的時代!關注「生涯五階段」建構最適合的職涯規劃 預防突發
找尋生涯諮詢的實習個案時,個案問了一句「我已經畢業很久了,還需要諮詢嗎?」